圖、文/今周刊

攤開台灣人口曲線圖,陡升的老化指數,像隻昂首吐信的猛蛇,正以驚人的速度迎面撲來!據內政部統計,今年二月,台灣老化指數首度破百,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首度超過幼年人口,扶老比也達到歷史新高,平均約每五名青壯年,就要撫養一名老人,更令人擔憂的是,據衛福部推估,全國78萬失能人口中,65歲以上老人就占了七成六。

李敏華,45歲的保險業主管。曾因照顧80歲失智媽媽,一度讓自己身陷絕望幽谷。

「你知道嗎?好幾次,我只是出門倒垃圾,短短十多分鐘,媽媽就不見了!最後,我實在是逼不得已,只好在門外再加裝一個鎖。那天,我離開家,轉身拉上門栓那一刻,眼淚忍不住一直掉,我怎麼會這麼不孝,竟把媽媽鎖在家裡。可是,你告訴我,我還能怎麼辦.......」

「擔心她又走丟,我每天一早公司開完會就馬上趕回家盯著她。雖然保險業時間較自由,但我自顧不暇,沒多久,組織就散了。沒收入,我只好去借房貸,負債越滾越大......」、「我這麼樂觀的人,好幾次,都想乾脆帶著媽媽一起去死......」

「除了我沒人能照顧好!」

照顧迷思釀悲劇 一年暴增兩倍

勞動部前年推估,台灣1,153萬就業人口中,約有二成需擔負照顧責任,其中,因照顧而離職者更高達13萬人,而根據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(家總)統計,光是去年,台灣因為照顧親人自殺或殺人的案件就多達近20件,比起往年暴增二倍以上。

為了照顧家人而離職,一個看似簡單的決定,卻可能讓照顧者陷入無法翻身的困境。抽絲剝繭,問題出在於,長久以來台灣照顧者均面臨兩種困境,對內,陷於孝順就是「親力親為」的傳統照顧迷思;對外,長照居家服務申請不易的政策缺口,使照顧者求助無門。在這兩大壓力之下,離職,是無奈又不得不的決定。

據OECD對已開發國家2011年針對照顧者提出的報告顯示,初遇照顧問題的新手,最容易做出匆促離職的錯誤決定。OECD也示警,照顧離職可能因此陷入「貧困」與「精神壓力陡升」的兩大風險。

上班才能解決問題!

在職照顧得到喘息與經濟支持

民視剛上檔的新戲《媽媽不見了》戲裡,長期照顧先生的楊貴媚發現罹癌後,選擇在人生的最後一刻做自己。戲外,楊貴媚曾為了照顧中風母親暫停拍戲長達半年,親友力勸「如果連你也倒下了,媽媽怎麼辦?」她才復出拍戲。如今走過七年照顧長路,她建議照顧者一定要先照顧好自己。

上班族阿龍曾因照顧失能媽媽離職,顯陷貧困深淵,重返職場後,他建議「上班」才能解決問題。這堂人生必修課,從影后到市井小民都得歸零學習。

家總理事長陳正芬語重心長表示,每個環節對在職照顧者而言,都很困難。根據全球照顧者協會資料顯示,照顧者一旦離職,貧困風險將驟增,陳正芬提醒,持續工作,對照顧者除了是一種「喘息」,減輕精神負荷外,最重要的是「經濟支持」。

對於照顧,全球正掀起一股新觀念,就是「不離職」,但是否要因照顧而離職,仍是個人的選擇。在北歐,政府會負起照顧政策,且歐美盛行的「預防照護」,讓長者維持生活自理能力,延緩老化與臥床的時間。反觀台灣,政府現行的長照政策,明顯出現缺口。

(閱讀全文...)

更多精彩內容,請參閱最新一期《今周刊》(第1058期)。

你可能也會感興趣》

臨終前完成待辦事項,才來得及說再見

父母身體越來越差 送去養老院算是不孝?

73歲不退休 她要讓憨兒有尊嚴地長大

單親家庭出身,讓李李仁更珍惜與家人相聚的時光

獨家掌握>>台灣體壇亂象不減!知名選手終於挺身串聯



arrow
arrow

    townsec1b3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